中国在线 > 滚动新闻

国家大剧院“艺生活”艺术体验营——美育青春 悅舞逐梦 展少年风华

来源: 中国日报网
2025-08-04 17:56 
分享
分享到
分享到微信

(北京讯)2025年7月28日上午,国家大剧院内弦歌悠扬、舞姿翩跹,国家大剧院“艺生活”艺术体验营——美育青春 悅舞逐梦艺术展演在此圆满举行。本次演出汇聚了来自多省市的青少年艺术团体,呈现了一场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活力的艺术盛宴。

“艺生活”美育工程:以艺术之光点亮成长之路
国家大剧院“艺生活”艺术体验营自2024年启动以来,始终秉持“艺术点亮生活”的理念,通过艺术大师课、文创空间、沉浸式剧场体验等模块,为青少年搭建起接触经典艺术、感受多元文化的实践平台。2025年,项目进一步深化与各地营地合作,鼓励青少年通过舞蹈、音乐、戏剧等形式,挖掘本土文化基因,讲述中国故事。

此次专场演出参演团体涵盖民族乐器队、少儿朗诵团、舞蹈团等,孩子们以精湛技艺与饱满热情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舞台艺术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地域与艺术门类的视听盛宴。

多元艺术交融,少年风采尽显
演出以马头琴合奏《江格尔赞》震撼开篇,来自内蒙古的少年乐手们再现了蒙古族史诗的壮阔豪情,草原文化的粗犷与诗意在剧场中久久回荡。随后,朗诵节目《跟着课本游中国》以创新形式串联起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章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讲解员”,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,带领观众从《敦煌壁画》穿越至《故宫的日晷》,在文字与声音的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灵动。

舞蹈板块则堪称一场“民族风情画卷”:中国舞《波涛之上》《竹枝》等展现人与自然的对话。而来自各地区的舞蹈《踩花山》《一路芬芳》《绽放》等、则展示了孩子们家乡的文化艺术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。

参演团体心声:以艺术为桥,连结梦想与舞台
此次演出汇聚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00余名青少年艺术爱好者。对于许多孩子而言,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是他们首次接触的专业艺术殿堂。来自克拉玛依的《铃鼓姑娘》舞蹈团指导老师胡杨易动表示:“孩子们为了这次演出准备了整整半年,能在国家大剧院这样的顶级舞台展示民族文化,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鼓励!”来自新疆的小主持、8岁的孙恩成则兴奋地说:“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大剧院,今天真的站在这里主持,感觉像做梦一样!”

内蒙古马头琴乐团的少年们更将此次演出视为“一次文化的朝圣”。乐手阿娜日罕坦言:“我们想让更多人听到草原的声音,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
艺术赋能成长,美育浸润心田
除舞台表演外,活动特别设置“艺术大师课”环节。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金浩老师,与小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艺术心得。用生动的肢体语言与专业见解,为小演员们展开了一幅艺术成长的立体画卷。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受启发,领悟到坚持与热爱对艺术之路的重要意义。

以美为媒,共筑文化自信
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,更是文化自信的根基。本次演出中,青少年以艺术为语言,将地域文化、民族精神与个人理想相融合,既展现了扎实的艺术功底,更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与自豪感。

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剧场内掌声经久不息。这不仅是艺术成果的展示,更是一粒文化的种子,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艺术为桥,连接传统与现代、课堂与舞台,为青少年铺就一条通往美与理想的道路,让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


【责任编辑:王均】
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:凡注明来源为“中国日报网:XXX(署名)”,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,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、使用,违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请与010-84883777联系;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日报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体如需转载,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,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。
版权保护:本网登载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资讯等)版权属中国日报网(中报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独家所有使用。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使用。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:rx@chinadaily.com.cn
中文 | English